剧情介绍

  本片以美国5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为背景,围绕女主人公凯蒂·莫若斯凯(芭芭拉·史翠珊 Barbra Streisand饰)与男主人公哈贝尔·加德纳(罗伯特·雷德福 Robert Redford饰)讲述了一段由相识到相知相恋,却因彼此间个性和政治立场的差异而分手的爱情故事。凯蒂,性格倔强浓烈的左翼女生,在校担任青年政党联盟主席;而主张明哲保身的哈贝尔则是学校有名的运动和写作才子。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也不可避免地分道扬镳。许多年以后,哈贝尔在街头与凯蒂重逢,往日情怀,不禁涌上心头。
  由著名导演西德尼·波拉克执导的影片《往日情怀》,根据阿琴·劳伦茨的小说改编而成。导演波拉克十分擅长反映当今社会的政治问题和揭露一些社会现实,而这部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好莱坞爱情片,更成为当时具有知识分子味道的代表作。波拉克一生导演了19部影片,共获得46项奥斯卡提名。本片则荣获1974年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剧情类最佳配乐及最佳女主角提名等多项大奖与提名。

评论:

  • 明瑶 3小时前 :

    推门之前才挂掉的电话,是把观众智商按在地上的摩擦;昏倒的人随身携带且刚好露出来的录音笔,录下的是名为“观众就是傻子”的证据。还大声公放,生怕傻子听不到。

  • 家初 8小时前 :

    先比较原版 我更喜欢这部的结局处理 无奈和悲壮是更加震撼人心的 但全片太多地方为了推进剧情而刻意为之的设定实在太难受了 这也导致脱离了真实感 难以代入啊

  • 向文丽 9小时前 :

    我看过挺多港片的,所以看见任达华真的特别亲切,他这种实力派演员真是很棒,剧中饰演的老警探从动作到服装都是这么入戏、接地气。前些年港片真好看啊,不过感觉这几年大陆在一点点赶上来,就像这部《误杀2》相信以后我们国内的片子会越来越好,都要加油哦!

  • 卫志红 3小时前 :

    孩子丢失40秒两小时版。。。心脏移植哎你突出一点时间性可以吗

  • 傅瑜璟 1小时前 :

    3、毕竟我以为我是来看悬疑犯罪警匪片的,结果是盗版了老港片风格的“感动中国+315晚会”,且单就剪辑水平来说还不如那几年的央视节目组

  • 丙尔槐 8小时前 :

    剧情一般,及格线肯定是有的。里面混乱的时空背景不用多说也知道是规避审查,但手法确实拙劣。最大的槽点难道不是中文片名吗,蹭误杀的热度纯属挂羊头卖狗肉,吃相难看了点

  • 慧洁 2小时前 :

    哆啦A梦的超长篇里有不少篇目都有类似的面向孩童的经过简化处理后浅显直白且严肃深刻的命题说理,关于人、关于自然、关于政治。

  • 任梦影 7小时前 :

    质量和第一部差不多吧,不过毫无关系宣传成续集骗观众口碑自然崩。前作叫赛国,这部叫新曼市,下部会叫啥呢?

  • 干觅双 4小时前 :

    所以小孩的病是因为心脏是成年人的大小,然后呢最后又给他换了一个成年人的心脏。无语子X﹏X

  • 卫闵 8小时前 :

    ——天赐我们自由!

  • 佟野云 3小时前 :

    因为他们的光太弱了

  • 房秀妮 5小时前 :

    泰国吃瓜群众也太敬业了,下这么大雨也要吃完这个瓜…

  • 夙承志 8小时前 :

    内地要上了,但有一说一,这部剧场版比较拉垮,影院想回血还得等好莱坞大片上。

  • 令狐景龙 3小时前 :

    高层可以掠夺别人孩子的医疗资源给自己孩子续命,底层只能牺牲和消耗自己的生命,哺育和供给下一代,人类历史残酷地演进。

  • 余芳洁 7小时前 :

    太低龄了,低龄到我觉得应该标记个“满15岁的观众禁止观看”的警告。

  • 岚蔚 2小时前 :

    中国版迫在眉睫 Jhon Q,翻拍成色待检验。看了不太行

  • 任梦影 2小时前 :

    3.3吧,质量其实还行,主要是核心主题表达出来了,但问题是跟片名不符,以至于我一直在想哪个地方有误杀这个点。翻拍没问题,但拿来套系列就说不过去了。最后还是表扬下肖央。

  • 始醉蝶 4小时前 :

    3】场景置景简陋,灯光好想也没舍得多用,2个女主 基本花瓶,背着台词演,全靠肖央和任达华来撑。

  • 季兴文 5小时前 :

    提着一颗心看完,超预期完成的作品,改编的挺有诚意,连语言都是特地创造的。唯一有点出戏的是过度煽情和文咏珊不太稳定的演技。

  • 施世韵 1小时前 :

    并不觉得有多好,甚至觉得过度地用煽情戏码来掩盖各种情节的不合理过渡,顺便讨好东方审美的父亲系观众的做法有点恶心,因为所有的人物对白,围观群众的魔幻般的盲从并不符合现实生活。片子一边呼唤正义,一边在很多bug上模糊正义,在很多连动机都没搞清楚的情节上煽动性地上价值,却只是触碰了一些有社会问题的人,却并未直指真正的痛点。底层人民的不满就被你们这些上层人民轻易利用起来作为公映口号,可最后的情节又为什么变成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俗套中?这种自相矛盾的话术和那种“不做父亲的人很难感动”这样偏激武断的规训一样可怕,继续这样的自我坚强式的陶醉与隐忍的感动,还会有成千上万的父亲等着要吃苦,然后陷入到一个内耗的恶循环中无法自拔,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