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郝碧巧 7小时前 :

    德国人精细严谨的特点被表现得很好

  • 楠雪 0小时前 :

    属于三十年代的“午夜柏林”,比“午夜巴黎”更混乱也更真实。

  • 颜初珍 3小时前 :

    #IKSV# 前半段还比较新奇,叙述的方式比较现代比较自由,以现代的方式抹去历史的灰尘,也暗示人物情感的“即时性”。视觉上呈现出60年代地下电影的复古录像带质感,现代的感觉也体现在剪辑、摄影、音乐和服装等多个方面。而后半段则有些疲软了,回到了比较传统的文学改编电影的方式上。

  • 柔娅 2小时前 :

    这浪潮让他觉得喘不过气,终究到最后也没能学会游泳

  • 镜嘉玉 9小时前 :

    缓慢讲述的故事 情绪细腻饱满 动荡时代背景下 生存不易 谁都没有资格指责别人 善良的男主会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不吝啬 一句话 一个行为真的可以解放一个人哪怕几秒钟 不忍心男主遭罪 所以这样的结局也许是一种解脱

  • 皮易绿 2小时前 :

    三小时的体量终于能够承载一个超越故事本身的表达了,自传带来的厚重感无疑是对唐诺的最好回击。

  • 曾笑晴 2小时前 :

    75/100 几乎没有任何技法则是最大的技巧,极简而又纯粹的编排:一间屋子,一群纳粹领导,高浓度对白,充斥着愿景、公民法、为国奋斗等冠冕堂皇的话语,却讨论着如何清洗整个欧洲的犹太人。

  • 蕾桂 9小时前 :

    法比安,打开了三四次,前几次看几分钟都看不下去,好几天,才开始下决心看下去,开头的混乱,录像带般晃动的镜头,文学性的独白,夜的各种酒吧,白天的文学刊物诗歌排版,骑着自行车穿越过白天和黑夜,一个个画面从屏幕里闪出切换,“这就是生活,音乐”屏幕里的对白。和九十年代初的诗歌摇滚乐生活可以完全类比。春风沉醉的夜晚,抒情总是突如其来,文学,理想政治,那个时候年轻,可期待的未来和勇气是一切。“我亲爱的朋友,活着只是侥幸,死亡才是必然”。当然百年前德国的政治对于学术的影响在死亡面前一览无遗。而拯救带来的死亡也是必然。不会游泳的年轻人跳下河中去救落水的孩子,和普通文艺青年在现实中不好好工作想用理想和爱情填满生活一样,可笑可叹可敬吧。当然都还是在年轻的时候。

  • 曾笑晴 3小时前 :

    片中的发言有的听起来非常熟悉,但要知道,之所以熟悉可不是因为熟知或反思历史,而是因为在那几十年后、直至当下,海德里希和艾希曼的逻辑仍然在有的地方盛行。

  • 蕾慧 7小时前 :

    不是短评:女主和男主分开后第一次在咖啡馆见面,问他为什么不看着自己 镜头只给了男主手一部分戏 无奈的手势

  • 迟秀颖 1小时前 :

    万湖会议,德国人自己讲这段历史,纪录片的质感。完整的记录了一场会议,德国人严谨效率秩序得让人可怕。

  • 琛云 6小时前 :

    年代剧拍的可真现代呀 隔着玻璃接吻好像安东尼奥尼 主观镜头 都很漂亮 死在1931 大概不会有后面的痛苦了吧

  • 童安琪 5小时前 :

    那些犯下人间最残暴罪行的人都以为自己发现了天国之路,历史的责任感有时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错觉

  • 露梦 9小时前 :

    没有旁白的时候这是非常好的一部电影,一些处理技巧有点太干扰了

  • 纳春蕾 1小时前 :

    五分钟弃,受不了拿4:3当什么高级比例的装逼派,以及这拍得也太过意识流了,要发梦回家慢慢发,别拍出来.德式摇滚也都挺土的...掉渣那种土

  • 楚思聪 9小时前 :

    不是短评:女主和男主分开后第一次在咖啡馆见面,问他为什么不看着自己 镜头只给了男主手一部分戏 无奈的手势

  • 良韦 1小时前 :

    随了剧情推进,形式感被逐渐消解,代入感却越发真实。文青的结局似乎从来都是注定,在任何国家,在任意年代。“我应该去当教师,只有孩子适合拥有理想”。

  • 甲代卉 6小时前 :

    (20220801高铁G1672)

  • 馨钰 5小时前 :

    看完心里一凉,作家不愧是最穷困潦倒也是经历最丰富的职业,生活在这样一座堕落疯狂的城市,在阅历社会和人性的复杂万象,亲眼见证这个糟糕的时代糟糕的城市糟糕的人们夺走了爱情和最好的朋友,经历了层层的失望和绝望后,带着仅存的期望和幻影,最终却溺毙于命运的陷阱

  • 祁子窈 5小时前 :

    怎么看都不像这个时代的片子,导演是从任何一个角度来陈述一段发生在上个世纪的故事。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不肯向命运低头的人们,常常发现自己的执着,到最后一无所有。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