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要你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剧情片 1995

导演: 林泰亨

剧情介绍

九岁的张韩一是个调皮的孩子。他总是在学校里捣乱,经常逃课。而十二岁的张韩星则是一个懂事的哥哥,他经常帮助弟弟。兄弟俩一个好动,一个喜静,性格迥然不同。但他们的关系非常好。 韩星经常头痛,直到有一天病倒了。去医院检查才发现,韩星得了脑癌。妈妈和爸爸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震惊。医生还说,动手术会破坏视觉神经,韩星会因此而失明。父 母都为没有早发现儿子的病感到内疚,也为儿子的将来担忧。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在医院里照顾韩星上,却忽视了调皮的韩一。 韩一感到了父母的忽视,再加上哥哥也不能陪伴他,他变得更加调皮。而他所做的事情别人又不理解。他把珍藏的卡片给了哥哥,哥哥却把卡片送给了同病房的乡下来的小个子病友旭。为此,他和旭争吵起来,还把旭的鼻子打出了血。哥哥训斥着他的自私,他生气地离开了医院。在学校里,他和同学打架,然后又去逃课。但当他慢慢明白过来,哥哥和旭时刻都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开始渐渐转变。他为旭找来了其崇拜的喜剧演员小个子玉,让病房里充满了笑声;哥哥再次动手术的时候,他跑到山里去找“仙水”…… 真实事件,煽情十足 2002年,金恩净得到了一个伤心的消息:她的外甥宋熹患了癌症。在住院治疗期间,弟弟长熹一直陪伴着哥哥。哥哥忍受着身体上的痛苦,而弟弟则是忍受着精神上的痛苦。但兄弟俩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让哥哥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他们的母亲将这段经历记录了下来,写了篇名为《由悲伤到希望》的文章。金恩净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就想把兄弟俩的故事搬上银幕。于是,她创作了本片的剧本。 导演林泰亨先看了剧本,又看了孩子的母亲写的《由悲伤到希望》,接着,他又见了宋熹、长熹兄弟俩。这一切对他的触动很大,把这个事情搬上影片对他来说,也变成了一种责任。林泰亨对电影负责的态度也值得称道。在拍摄影片之前,他在儿童癌症中心足足住了3个月。对癌症病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心态等有了足够了解之后才进行拍摄。 互联网集资,全民打造 可这种影片最关键的是资金,资金的来源一直在困扰着制作公司MK Pictures。最后,MK Pictures决定利用网络资源。他们成立了“匿名投资者协会”在互联网上公开剧本,让有兴趣的人投入资金。结果,剧本感动了无数的人。在短短的25个小时内,竟收到了430位投资者的1.95亿韩币(约合人民币160万元)。影片得以开机。在拍摄过程中,为了增加投资者的信心,亦经常通过电邮来通知投资者影片的拍摄进程。在几位小演员的配合下,影片一气呵成,并在韩国大卖。©豆瓣

评论:

  • 童星驰 8小时前 :

    感觉像看了好几部电影,一会喜剧,一会文艺,一会年代,一会科幻,一会现实主义,一会人文主义。宇宙观太大了吧

  • 格枫 1小时前 :

    后半段垮了,这样做实验是不能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的,根本不可能这么做实验

  • 枫雅 8小时前 :

    对医学介绍那么多干嘛,对剧情有什么推进作用?当科普来拍的吗?

  • 羊舌飞白 7小时前 :

    整体是今年看过的比较用心的片子。1.从时间线上来看,拉的很长,历史的厚重感很难撑得起来。2.立意上,再探讨人士,探讨生命,探讨生死,导演需要再提升。3.主线上后来又聚焦在干细胞上,把青春,情爱,生死,世俗无奈都揉在了一起,冲击力不够。3.逻辑上,丁萌萌以身做实验其实可以和爱情失败,紧密联系在一起。郭小鲁可以和丁在一起了,但是内心在苏这里,更符合现实。编剧对现实的理解不够。现实的浪漫主义会更加震撼。后来加上了郭小鲁去非洲体验人生,类似文艺青女青年去西藏净化灵魂一样,受众对象都是白左和文艺小青年,伪小资。4.最后收尾收的,更加潦草,匆匆收尾。

  • 融凯复 2小时前 :

    其实这部电影选择聚焦的社会问题还是可圈可点的,一方面是提不出低保要求的贫困者,一方面是对低保的滥用者,一方面是夹在中间只能明哲保身的执行者,这样的冲突造成了政治上的圆满而实际中的残缺。但是夹杂一个刑事案件反而让这部电影留于俗套,不如就像《老后破产》或《看护杀人》那样呈现现实,可能更体现深度。

  • 郜宏壮 3小时前 :

    既然别离才是永恒,那时间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就像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你在我的世界多停留了一年零两个月,可惜那不是什么天意,只是时间留给我的错觉而已。

  • 祁子竞 8小时前 :

    包裹好仿佛之前的某部小说 这个坑等我想起来再来填

  • 隆方方 5小时前 :

    雖然劇情很扯,但是都說了是“奇事”,我就當他合理吧。整個電影美術也好服化道也好,都是那個高度統一的風格,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某種個人化的風格,反正很喜歡。故事傳遞的感情和態度我都接收到了,且被感動到哭泣,有一種時光回溯的感覺。

  • 露梦 7小时前 :

    以为是一部纯粹的爱情电影,但主线旁杂(两主角间的那种敢爱不能爱不敢爱的情感表达不够细腻),时间跨度过大(上世纪80年代到2018年),加塞了各种桥段(爆炸车祸癌症出国),影片后半部分大篇幅干细胞不老的实验,什么生命永恒,亲人逝世,时光倒流……视觉风格从80代风到布拉格广场的欧洲风到非洲到现代中国,导演似乎穷极一切手法和内容,想表达一种大时代下具有生命意义价值观的爱情。

  • 雪嘉 4小时前 :

    震災は怪物だ。又是一部311震灾创伤片,霓虹金还真是能把大震灾题材翻来覆去地讲故事啊……应该也算是震灾10周年纪念片,濑濑敬久监督又一次选择了很稳的社会派题材然后很稳地讲完了它(并且依然稳定地没有新意),这种纪念题材给这位监督也算是一种稳不出错了。

  • 闽冰冰 1小时前 :

    不知道说什么。对我来说,有一些特别感觉吧。

  • 谈飞阳 3小时前 :

    面对生死的真实。3.5星,果耶的表演真棒。

  • 濯易梦 1小时前 :

    2022.5.1于上海。此时此刻看未免多生感触。

  • 道芷雪 5小时前 :

    属于看完之后出来长舒了一口气的电影。很长,讲了很多东西。有爱情亲情友情及其嬗变。但核心是死亡及其克服。台词太密了,几乎没有一个画面是没有话语的,没有对白时就旁白。电影还是要用镜头说话的。主人公的设定蛮有意思,就是视觉意识超前于行动,所以,走快了会跌到。也许是基于这个考虑,所以,镜头切的很快,然后,成片确实也算是跌了一跤。电影想表达的是没有什么是永存的观点,包括作家,这像是编剧王朔的自况或自我安慰。但显然,不能永存的只是像他这样的作家的作品,真正经典的文学艺术是可以永存。王朔以为自己太超前所以跌倒,实际上他是赶不上步伐了。所以,这部电影与王朔之间的互文关系也多了一层看点。王朔的作品已经消亡,达不到“不老”的标准,但其作家身份作为遗体还有标本意义,算是一点“奇事”了。

  • 骏震 3小时前 :

    看电影的前半段我在想,死亡不能阻止我爱你,物是人非不能阻止我爱你,那为什么相爱又不能在一起。如果非要疼痛和欲言又止才能证明爱情,那爱情真是该死的东西。后半段我突然明白,鸡同鸭讲的两个人可以有爱情的幻觉,但无法拥有生活,生活需要共同的祈盼来维持。背道而驰的人无法相濡以沫。所以,祝福我吧,不要爱上另一个世界的人。

  • 浩禧 9小时前 :

    前三分之二都挺不错的,年代感节奏把握也不错,人们都深爱着,但也理智的生活着,但后面急转直下,突然非洲转一圈,后面又劝人打干细胞,就离谱,难怪评分也落得那么厉害。

  • 甘凝莲 3小时前 :

    对医学介绍那么多干嘛,对剧情有什么推进作用?当科普来拍的吗?

  • 鄢嘉淑 3小时前 :

    电影本身,无力自救要活活饿死的人,有心行善又铁了心钻进制度笼子,相信宏大愿景而无视眼前具体的伤痛的人,明明讲的是这么让人无力、值得反思的事情,最后的最后啊,却偏是落在阿部宽对佐藤健说“谢谢你想过要救他”,然后两人如获救赎般看看海…

  • 皋蕴秀 9小时前 :

    还不错,看上去挺感人的,就是最后一段转的有些快,没太看明白,关于不老的亲情和爱情故事,身体可以不老,容颜可以不变,但记忆会衰退,这样的话,有意义吗?

  • 臧清妍 2小时前 :

    除了男主,每个人都嘴碎,而且嘴就跟借来的着急还似的……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