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厚沛若 8小时前 :

    还记得小时候看皮皮鲁和鲁西西就会想我家的罐头里有没有小人儿,我家的沙发里有没有一座城市... ...感谢我妈,给我买那些童话书看,支持我做我想做的事,不会用成绩否定我,或者单因为成绩让我骄傲。

  • 抄欣笑 5小时前 :

    郑渊洁童话,童年的回忆,虽然拍的有点尴尬,话糙理不糙。

  • 咸经国 7小时前 :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去分析,片子的不足有许多。但从观影体验以及文本价值来讲,本部电影是一件难得的珍宝——罕见且精准地儿童视角、态度鲜明的批判、童话的奇幻想象与浪慢、生活的冰冷与温情。作为成年人再次受到了老郑“真善美”的教育。ps.心得,素材之真、传达之准并不必然达到艺术之真(《关于我妈》),艺术之真本质上是关于态度的表达之真。艺术作品是否真的抵达真、善或美,其标准就在于能否以其一沟通其余二者。

  • 岑俊能 8小时前 :

    孩子们稚嫩的演技和比较明显的抠图接受之后就……还好,改编算合格,能完整看完,有些小设计也挺搞笑,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原作是小时候看过的经典之一,批判意味尚有留存。

  • 卫丰 6小时前 :

    这20年的教育改革还是有效果的。至少现在没有老师强占体育老师的课了。

  • 婧菡 0小时前 :

    4、虽然是儿童片,但特效有点儿渣;

  • 帖辰皓 0小时前 :

    儿童片,有一种像是十来年前拍出来的电影的感觉。

  • 伍碧白 5小时前 :

    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对我来说已经是20多年前的记忆了,也隐约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讲罐头小人的动画。作为一部儿童片节奏和叙事都很流畅,小演员们表演的也很好,6岁半的儿子竟然除了动画片也能看的下去。郑渊洁有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当年既受到了质疑也有无数的追捧者,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受益者,也把这个理念放到了自己儿子的身上。影片忠于写作年代,将故事放在了90年代初期,服化道上有些瑕疵,当年的东西只是时代的标志,并不是老旧,而且那个年代也没有哪个学校有这种校服。剧情里偷东西和集体作弊的段落可能会遭到家长的口诛笔伐,果不其然的把学校塑造成“恶”,成绩是万恶之源,虽也有教育意义,但是作为家长给孩子看这些还是会有顾虑。毕竟教育还是那个教育,你儿子还是你儿子。鲁西西的小演员不错,那个绿茶小女孩颇有章子怡的神韵。

  • 巧春梅 4小时前 :

    就算是改编的电影,也能感受到当时小说里的温馨

  • 声寻桃 2小时前 :

    前半程还不错,后面拉垮的不行……直接原著多好

  • 呼延觅儿 7小时前 :

    只拍出老郑原著味道的十之二三,整体偏糟。小女孩长相很鲁西西,但演得不太鲁西西,只有田雨演出了原著里老爸的感觉。

  • 拱平文 7小时前 :

    儿童奇幻真是我们的超级短板,抱着灾难性的视角来看,感觉还可以接受,希望孩子们能够喜欢

  • 中吉 0小时前 :

    1、儿童向作品,建议在未满12岁儿童陪同下观看;

  • 司寇问凝 5小时前 :

    老郑大宇宙要来了,都可以预感他将会成为每一部电影出现的斯坦李

  • 卫炳申 5小时前 :

    没想到 我们这代人的皮皮鲁和鲁西西 在后后后几代人这里才被搬上了大银幕 还记得上学时 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就是郑渊洁老师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 当时的皮皮鲁单传上写着 只给男孩子看的书 鲁西西单传上则写着 只给女孩子看的书 所以 怎么也没有敢去看鲁西西系列 直到很久之后才知道 那也是可以看的 这部电影的故事是全新的 但是味道依然很郑渊洁 相比原著电影有了一些改编 节奏不错 小演员选的特别棒 特别是鲁西西 虽然看似天马行空的故事 却将孩子世界与大人世界的“矛盾”碰撞起来 我们都是从孩子到了大人 也都明白 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纯真无邪 快乐向上 后来的自己又是多么的胆小退让 失去自我 电影有立意 有煽情 有教育背后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的讨论 还有各种童年的梗与回忆 电影三星 情怀一星 最终四星!

  • 心茹 6小时前 :

    还记得小时候从老姐那里借来看这本书看,还是偷偷看——因为这本书号称是“给女生看的书”,对应给男生看的,是《皮皮鲁历险记》。当时觉得真是太有意思了,各有特长的小人,就是现在的超级英雄思路。但是童年的依稀情怀还在,但是真实的感受回不去了,这个电影有点看不下去,主要是感觉太“简单”:小人的拍摄需要做大比例的生活物件来显示其小,道具做得太简单;电影应该有一定的年代感,大概应该是营造80年代的环境,但是又似乎是现在;故事走向太简单,我不知道受众年龄会不会也这样觉得。几处鸡汤和煽情,并没有让我很感动,确实是因为我老了。 哦,对了,片尾展示拍摄过程的几段vlog,我觉得非常有趣。

  • 宫凝心 7小时前 :

    全程准确的找到了尬点,包括最后的花絮都是,拍完了还哭了,真受不了(迅雷下载手机)

  • 夹谷采蓝 6小时前 :

    3.5作为一部儿童电影能让5岁的小朋友有哭有笑的看了一个多小时就很不错了

  • 崔雅媚 9小时前 :

    是误导性已经大于了教育性吧。。冲着这个就想减星,想想看在小演员辛苦没有忍心减。

  • 帛雅 1小时前 :

    皮皮鲁鲁西西这套小学四年级时候看的不能自拔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