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中文字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动作片 内地 2011

导演:

剧情介绍

在远离大都会的小山村,住着巫女世家出身的高中女孩宫水三叶。校园和家庭的原因本就让她充满烦恼,而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奇怪事件,又让三叶摸不清头脑。不知从何时起,三叶在梦中就会变成一个住在东京的高中男孩。那里有陌生的同学和朋友,有亲切的前辈和繁华的街道,一切都是如此诱人而真实。另一方面,住在东京的高中男孩立花泷则总在梦里来到陌生的小山村,以女孩子的身份过着全新的生活。许是受那颗神秘彗星的影响,立花和三叶在梦中交换了身份。他们以他者的角度体验着对方的人生,这期间有愤怒、有欢笑也有暖心。只是两人并不知道,身份交换的背后隐藏着重大而锥心的秘密……本片为2016年度日本本土影片票房冠军。

评论:

  • 怀曼冬 3小时前 :

    拍的有些拖沓,但手法新颖,技巧花哨,剪辑流畅,叙事风格是教科书式的。电影通过法比安的第一视角将1930年代初的德国用主观臆想描述开来,每个人都在边缘挣扎,都在往堕落的方向倾斜,最终堕入毫无希望的沉沦,腐朽,糜烂。生活到达了绝境,能选择的只有死亡,然而,这样的环境中,那些有尊严的人选择了自杀,余下的人们已经学会如狗一样生活,人道、体面一文不值,死亡也不再成为选项。孤独、寂寞,如浮萍,如落叶,随遇而安。可是电影仍旧保留着温存,这份温存就是爱,就是人性,无论现实多么冰冷残酷,倘若能够遇到刹那间的火花与美好,人们都紧紧把握,纵使心碎,在所不惜。法比安的死是宿命式的,令人难过,可是当收尾时,死亡是他唯一的归宿。结局我不喜欢,一方面是类似电影的终结套路,另外一方面现实里的人生更多的不是死亡而持续沉沦堕落。

  • 彦美 4小时前 :

    快速剪接的画面,身不由己地就被推着在历史的洪流中前进,那个荒诞的年代,有理想却不得志的人们,点燃生活的爱情却在现实中低头,Fabian最后走在树林里的那种雀跃,却最后迎来这样的结局,太爱Tom Schilling了!

  • 尚鹏程 8小时前 :

    光怪陆离的魏玛浮世绘,仿佛看了一集《巴比伦柏林》番外

  • 卫思伟 8小时前 :

    我们感受着,而我们感受到的,

  • 关秋莲 6小时前 :

    在他梦想的天堂里,人们仍然在自相残杀。

  • 司空长旭 5小时前 :

    总体来说比较失败。《法比安》原作终结于1931,这叹魏玛悲凉又何曾不与希特勒在众人呼声下上台有直接关联,2021的法比安死于不会游泳则像浪漫化的嬉皮游戏,所有视点凝聚于这男人身上,旁白不过是他脑海中的声音,所有导演闪现的形象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小小魔术。《柏林巴比伦》虽然melodrama,但单刀直入,直逼1931和第三帝国人们的信仰和选择,此时法比安却说:我要回家。

  • 旁月怡 6小时前 :

    迷惘的一代?单场景视听信息量已经很大了,还拍了三小时。分了3次看完,很震撼!在法比安身上看到了自己。

  • 无嘉庆 0小时前 :

    1931柏林风光,东部是犯罪,中部是流氓,北部是贫穷,西部是堕落。爱人的缠绵,友人的绝笔信,溺水的生命。该死的人活着,该活的人死了。走得太早是不是要比太迟要好。自《希特勒男孩》《我们的父辈》之后最适合Schilling的角色。

  • 文信鸥 3小时前 :

    为什么物质和精神总是彼此远离,当你得到了一切,你总是还想得到一点新的什么;当你失去了一切,你又有什么害怕失去呢?洪水冲过来的时候,留下的一切都会被卷走。

  • 任冬梅 1小时前 :

    法比安疏离于他的环境,安心沉溺于写作的纯粹世界。不论是他朋友的政治志向还是恋人的演员梦想,他都只是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的兴趣。他是一个真正自由而无用的人。汤姆·希林我的爱!

  • 嘉静 6小时前 :

    最后还是分两次看完了,结尾在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三十年代的柏林,离开的爱人,最后的烈火。“你只有弄脏自己才能摆脱污泥,而我们要出去,我写的是我们,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 今天走在路上的时候 还是会一直想起来 那段话一直萦绕不散 如果我也可以拍出一部电影 那应该就是 法比安

  • 万俟亦绿 7小时前 :

    《法比安》就像是克拉考尔社会学著作的电影版本,混乱的熵增导向疯狂的张力,事件变为即将到来之物。导演通过介于历史先锋主义以及Dogma95的主观视角祛除了有失真实的史诗光环,还原为一种正在经历的激进“此在”。《法》不是政治史,而是精神史,在高度分裂的影像碎片之中,影片的开场却以一个历史时间的长镜头宣告了巴赞摄影现实主义的终结,又在动线上与结尾的“下降”相对——作为对幻觉机制的进入和退出,法比安这个与费边社同名的卡夫卡式角色在写作一本小说,也在进行本雅明式的闲逛与收集,然而时常出现的画外音却是自由意志不可能性的明示,它是历史的catastrophe,以男性或女性的声音现身,或以黑白的拾得影像出现,这样作为“当下”附属物的自由意志变得不可能,而是衰减为纯粹的具身体验。

  • 廉芷文 1小时前 :

    喜欢最开始的长镜头以及100年前“被呈现出的”柏林与真实景象交错而成的故事。朋友说拍出来了Kästner的核心,只是爱情和纳粹两个元素被过多强调了,人生的荒诞与孤独也不过如此... 现场见到了Schiling小哥还是很激动,他太适合Fabian这个角色了!

  • 戈慧雅 1小时前 :

    #VIFF40 一个tacky而chic的故事。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情节都那么predictable,但却被组织得跳出框架而充满灵气。这帧在讲述庞然大物般的历史笼罩下,对着情人一缕发丝的缠绵悱恻,渴求枕稳衾温,那帧就是友人的血渍溅满一墙的悲哀、绝望,轰轰然将人赶向边缘,无声或癫狂。导演似乎一点不遵从陈言务去的美德——但或许在影像里头它不那么重要——留下冷血、尖锐的纪录,甚至沉重,让那些轻快的时刻也难以令人放松。常常觉得像是电视剧的文本,可那些眼花缭乱却恰到好处的影像及其质感又反复自证是film materials(汤姆希林敬业!再多演一些!

  • 卫浩洋 0小时前 :

    4:3画幅打开一幅30年代柏林风情画,上演一出“罗曼蒂克消亡史”,尊严煎熬下的法比安不愿意接受现实,又在想象的拯救和约会中死去,也许战争爆发前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反倒是一种仁慈。

  • 初延 4小时前 :

    時代車輪下,自由主義者的挽歌。每看二十分钟就要停下来缓一下,像法比安溺水前的挣扎。痛。荒诞。无力。推荐和「无主之作」连起来看,不过一个是沉没,一个是扬升,为体验希望,还是先看这部,再看「无主之作」吧。我认为这两部电影中的两位教授都有现实原型—「无主之作」是博伊斯,「法比安」是海德格尔—思想风潮转变的缩影。

  • 彩怡 8小时前 :

    迷惘的一代?单场景视听信息量已经很大了,还拍了三小时。分了3次看完,很震撼!在法比安身上看到了自己。

  • 万博明 8小时前 :

    三分之一过去后,迷乱的气质逐渐消失,被更为平和的叙事所取代。可是越是平和越是悲怆翻涌,在更大的混乱到来前,法比安死于昨日的世界。是拍时代也是拍城市,摄影极美,颗粒带来的疏离感分外美妙。偶尔闪过的纳粹、广播和报纸皆是时代的侧写,想要成为电影演员是为一点无意义的美,等待不来的爱人亦是如此。可亲爱的,至少我们拥有欢愉的昨日。

  • 夏侯悠馨 3小时前 :

    原来就是动画的合集,基本就是三人集训,但最后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反派人设还是镜头,以及三维效果,都是很棒,值得期待无限列车!

  • 娅紫 2小时前 :

    就单纯的剪辑而已,什么新内容都没有,太没诚意了吧,只是看在鬼灭之刃这个ip给四星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