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碧欢 3小时前 :

    泰晤士河边的小小岛国,永恒的阴天,苍白的脸,居然让我们都穿了他们的衣服,说着他们的语言,还能在天边的日俄争议岛屿扔下炸弹,可以了,你们有足够的时候了。所有故事都是回忆过去的荣光,但反派的荣光,总是怪怪的,这世界只有灭霸是真的反派,这世界,也只有你自己,在意那些回不去的时光。什么故事,什么性与暴力,都在讲述,过去的故事。可回不去啊,我们知道,可我们,还是不停去电影院,不停的,讲,不停的,念想。

  • 蒿曼文 6小时前 :

    〈补标〉影院两个半小时如坐针毡,不仅是因为憋尿、语言不通,还因为好多不到高潮的情节塞满电影令人疲惫。Vesper鞭尸,Bond落幕,007找到了黑人女性继任(但Moneypenny为什么也要换人?)……我对这个系列一直无感,未来可能还会看看吧。

  • 槐祯 4小时前 :

    这个电影的片名没看懂啥意思,感觉很中2

  • 柴凯安 6小时前 :

    而文戏来讲。反派的设定所呈现的悬疑与恐惧气氛的力度,可以说毫无危机感可言。其次“丹尼尔”版007是所有版本里最有人物塑造的 James Bond ,简单来说就是更像个活生生的人。但在这部里把007体现的太过于“自我化”,爱情戏篇幅占据很多,反而 James Bond 对于特工身份的探究戏份基本是无。看上去像是一部披着谍战片外衣的爱情片。对于 James Bond 的角色升华只在片尾,使我在感动与不感动之间徘徊。

  • 森芳润 9小时前 :

    一星给帮的,一星给长腿。

  • 林曼 0小时前 :

    《乘风》

  • 蒋笑天 2小时前 :

    徐峥(整体照搬了韦斯安德森)>章子怡>吴京>沈腾。不知道是不是上赶疫情开工的缘故,这部和前两集相比总有一种赶工上架的感觉。

  • 母云英 5小时前 :

    黄轩和章子怡把别人不知道的那代科学家的艰辛,像歌颂生命一样展现了出来。

  • 祁冰冰 8小时前 :

    章子怡惊艳。真的是 惊艳两字可评。来武汉出差,想着无聊不如看个点映,的确是被章子怡的《诗》惊艳到了。从拍摄手法到光影处理,从故事设置到情感处理,章子怡所展现出的能力和用心都显而易见。尤其是作为女性导演,感受到了十足的温柔凝视。最感动的点在于首先她没有去特意丑化父亲来突出母亲,父亲是一个像白月光一样美好的。而母亲的坚毅独立是通过她对孩子的教育来展现的。包括在这里所展现出的人类的渺小,以及直面生死的讨论,都实在是太棒了(讲真 全靠章子怡拉高了整个片子的高度 才能给到4星)

  • 花莲 4小时前 :

    比上部好些,但反派还是弱得一比。作为情怀的终章,邦德终于挂了,不知以后的重启会是什么风格,

  • 邰诗槐 2小时前 :

    虽然片名叫“父辈”,但是全篇没有“爹味”。最喜欢第二篇《诗》,在三个男导演的作品中显得风格纤细又坚韧。

  • 辛晓霜 6小时前 :

    最后一部007?还可以拍前传。彩蛋不少,老歌摆尾

  • 漫妍 3小时前 :

    克雷格007卸任。imax爽,加一星给古巴妹子太惊艳了!

  • 皓树 9小时前 :

    一头一尾拉低观感,章子怡那个还挺惊喜,徐峥的也及格,都是影像上还想做出点东西的,四个短片故事上都是春晚小品路子,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献礼片也就这层次了

  • 贡开畅 3小时前 :

    两次重逢,乘风以及时光机器人,让人感动

  • 隐乐珍 6小时前 :

    虽说这部电影名为《我和我的父辈》,却没有“爹味”,反而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魅力,感受到了真实的爱。

  • 訾宏邈 4小时前 :

    沈腾最拉垮,很无聊,多说一句都是浪费时间。

  • 隐乐珍 6小时前 :

    打了整整俩小时哑谜,不好说到底是剪辑的锅,还是福永导的问题。FOR WHAT?没有解释。黑命贵滚粗。安娜德阿玛斯真是又萌又欲。反派的目的、行为模式、原因还没有之前几部立得起来一些,仍旧是for what的问题。1080P 21/11/09 哦对了,片头曲要死不活的,这系列最难听之一了。

  • 暨傲丝 1小时前 :

    这个系列真就是几个导演pk现场,这届轮到演员转型的导演了。 合家欢最服沈腾,果然也是最好笑的;小人物果然徐峥,弄堂里的事,说的简单不浅薄,像一篇老作文,弘扬真善美那种;中国力量最服吴京,果然厉害,也最催泪,中国父子复杂又特殊的亲密也有代入感,美中不足看不出是抗日战争,所有的演员都是过得太好了的现代感,即使已经努力把脸抹黑了;章子怡,好好做演员吧,哪天想明白到底要表达什么,拥有了导演思维,再说吧。

  • 谯书易 1小时前 :

    唯一無涉生生死死的徐崢部分,也顯然帶來了最好的觀感。其原因除卻徐崢的導演技術同演技,以及一以貫之的對上海弄堂“小男人”的關注和著墨,更重要的是當代大部分觀眾更容易認同徐崢拍攝的時段及所傳達的價值。而相比之下,我們還很難找到重新講述戰爭與革命時代中國經驗的新鮮邏輯和手段,即便是在國人已對那套“大時代”的舊話語感到極度疏遠、拒斥乃至質疑的情况下。但正如廣告從有政治風險的破冰事物,到今天已為人們習以為常以至甚為反感;早早買房“上車”者從人人豔羨的對象,到今天常被視為阻礙城市社會階層流動的既得利益者,觀眾對這套對市場化加以歌頌的話語邏輯,可能也會經歷一個從樂見到厭倦再到批判的過程(參見不少知乎網友對徐崢部分的通俗政治經濟學批判)。届時,徐崢的故事恐怕也需要找尋新的講述方式。2021年10月12日於太古倉。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